重要提示:
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3月国内经济因疫情扩散逐渐承压,从统计局公布的PMI数据看,3月为49.5%,比上月下降0.7%;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比上月下降3.2%;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8.8%,比上月下降2.4%。数据的弱势主要由于国内疫情及全球政治局势不稳定造成,其中疫情的扩大对需求以及服务业影响较大,新订单指数大幅下滑1.9%至48.8%,达到2020年疫情后低点,而服务业PMI则大幅回落3.8%至46.7%,从PMI数据能够明显感受到疫情反扑下,国内经济压力增大。另外在物价指数上,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强势,造成CPI及PPI环比均出现走强,CPI整体保持平稳,同比上涨0.9%,前值0.9%,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 PPI上升8.8%,前值9.1%,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5%。CPI与PPI剪刀差继续缩小,但全球局势的动荡可能会在未来带来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基本面趋弱,同时俄乌冲突带来逆全球化担忧,再配合中美博弈,3月前半段内地及香港金融市场经历了大幅下挫,上证指数跌幅相对较小也达到了近13%,而恒生指数更是一度下跌近20%。月中刘鹤副总理的讲话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各主要指数展开反弹,最终3月内地及香港市场跌幅均大幅收窄,其中恒生指数最终跌幅为3.15%,A股主要指数跌幅也均在10%以内。板块上,涨幅方面,基于困境反转的预期,房地产板块在3月大幅上涨近10%,领涨全市场,农林牧渔由于涨价预期以及困境反转预期涨幅次之,不过涨幅仅为2.94%;跌幅方面,之前处于较高估值的成长板块如电子、新能源等跌幅较大,其中电子板块跌幅领先,为下跌14.97%。国际方面,全球经济恢复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依然推动着全球高通胀水平,美联储在3月议息会议上做出了加息决定。欧美金融市场3月稳住阵脚,普遍小幅收涨,其中标普500涨幅最大为5.22%,纳斯达克指数次之上涨5.02%。其中特斯拉、英伟达等科技公司领衔反弹。
从数据看国内经济由于疫情压力增大,国内流动性上央行一直引导稳定充裕预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为2022年经济运行进行了稳定的定调,但欧美高通胀再加上地缘政治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货币政策收紧的脚步大概率会有所加快,加剧全球流动性收缩,国内外这些因素都严重扰乱了市场信心与预期。仓位选择上保持谨慎态度。操作上,受益碳中和的大势、基于高景气度预期及年报一季报预期较好,对新能源板块、消费品、军工、消费电子等保持关注与配置。
国内经济由于疫情扩散阻力加大,虽然CPI与PPI剪刀差仍在收窄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仍影响了收窄节奏,预期国内流动性不会过度收紧,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不过全球方面,欧美通胀水平较高,同时俄乌冲突导致短期风险加剧,逆全球化担忧加剧,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施压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使得通胀继续走高,全球货币政策收紧趋势明确,流动性波动会加大金融市场压力。整体来看,预计短期国内市场波动较大,选股上重视行业景气度高且年报一季报预期较好的品类,同时关注估值相对合理基本面存在边际改善及困境反转的品类。操作上继续保持震荡思维,仓位上保持谨慎。
疫情反复对国内经济恢复依然存在影响,俄乌冲突衍生的逆全球化担忧近期也明显扰动市场情绪。不过,对金融市场而言全年经济增长预期、通胀影响及全球货币政策趋势才是核心要素。国内股市大概率以震荡来呈现以上不确定性,近年来国内居民资产配置存在流入股市的趋势,市场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的基础。因此,需要精选行业景气度高、业绩增长水平较好、年报及一季报较好的成长性方向以及估值较低基本面出现边际向好变化的方向。板块关注:一是碳中和的大势下,国内新基建持续受益,重点关注光伏、风电、电力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板块;二是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增强,国产化替代及全球化趋势值得持续跟踪,重点关注消费电子、半导体、军工等及其他高景气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三是消费逐渐恢复及PPI与CPI剪刀差缩小,重点关注消费、医药等。
更多观点请关注朴信投资微信公众号